学科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动态 >> 正文

第九届全国成像光谱对地观测学术研讨会举行

时间:2025-10-28 作者: 编辑:文新 浏览量:

地大新闻网讯 (记者 孙彦钦 通讯员 林小艳)10月24日至27日,第九届全国成像光谱对地观测学术研讨会(第十五届成像光谱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交叉学科论坛)在武汉举行。

大会以“成像光谱:遥感气球,慧联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成像光谱对地观测的基础理论、关键方法与前沿技术进行交流与探讨,集中展示了该领域最新的科研进展与应用成果。

25日,大会开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童庆禧院士、我校副校长王力哲教授、我校党委副书记王甫、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一德、中国遥感应用协会高光谱遥感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刘银年、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杨晓峰分别致辞。

王力哲向参会嘉宾和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成像光谱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与地球科学、人工智能、环境、资源等领域交叉融合,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围绕成像光谱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如何更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而富有建设性的研讨,共同推进成像光谱技术在理论、技术、方法应用方面的新的跨越。

王甫表示,我校历来高度重视遥感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长期致力于光谱遥感机理、智能信息处理、地质与生态环境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持续推动信息科学与地球科学的深度融合。他希望通过这次学术交流,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界携手,共同推动成像光谱技术的创新发展,为国家资源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会上,王力哲教授团队发布了由我校牵头研制的“地质一号”卫星高光谱数据。首批数据来自矿区、沙漠、森林、盐湖等区域,将为地质资源环境调查、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自主可控、精准专用的数据服务。

大会共设置1个主会场和10个分会场,共组织大会主旨报告10个,分论坛报告115个,收到论文投稿104篇,5个国内外知名期刊设置了专刊。主旨报告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基础理论、载荷研制、智能算法以及前沿应用等展开交流探讨;分论坛报告覆盖了机理基础、仪器系统、智能处理、深空探测、生态环境、资源能源、农林监测与交叉学科等多个研究方向,构成了一个多维互联、协同共进的成像光谱对地观测知识网络。

分论坛面向青年科技工作者、年轻教师及研究生,并设置了优秀报告奖。

本次大会由我校计算机学院、教育部自然资源信息管理与数字孪生工程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区域生态过程与环境演变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地壳运动与深空探测部共同承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