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研究 > 工作动态 > 正文

《中国高教研究》刊登高教所论文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9-04 点击次数:

《中国高教研究》刊登高教所论文
添加时间:2006-05-24 16:02:21 作者:

《中国高教研究》刊登高教所论文

高教所导师李祖超教授和研究生夏婷婷的学术论文《论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发表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认定的人文社科权威期刊《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4期。(以下为全文)

论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李祖超 夏婷婷

摘 要:本文在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教育发展的精神实质、教育基本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探寻了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和依据,从而提出了“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命题,认为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包括“三个基本内涵”,具体体现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四个服务”和“五个统筹”。
关键词: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高等教育发展;科学发展观

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对各项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高等教育在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思想,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树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自身特点的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以指导高等教育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的理论渊源
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并不是凭空提出来的,也不是高等教育对科学发展观的生搬硬套。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结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自身特点而提出来的,其理论依据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教育发展的精神实质。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的理论源泉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关于教育发展的科学论述是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最直接的理论源泉。马克思认识到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劳动能力,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1],“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有力手段”[2]。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指出,必须使广大群众通过教育掌握科学,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可或缺的[3]。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不仅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对动作用。毛泽东早在革命战争时期就非常重视教育的重要作用。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要求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他还指出,解决所有问题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高等教育不能孤立地发展,要统筹其系统内部及外部各要素而共同发展。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龙头,要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最终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的理论活水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他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基础。在全球科技浪潮波涛汹涌之际,邓小平不失时机地指出,中国要发展,首先“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4]。同时他继承和发扬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出要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因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重要领地,对中国的发展举足轻重。中国要加快发展的步伐,发展高等教育也是硬道理。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新的理论依据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教育方面则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这一思想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要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坚持高等教育的创新,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对发展主题的认识。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近年,中央又明确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科学发展观。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正是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充分体现了发展的本质,凸现全面、协调、可持续三大基本特征,从根本上紧紧扣住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

二、依照教育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内涵来确定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列宁指出:“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5]。据此,我们探索教育的规律,就应该分析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其主要的内外关系。
关于教育规律,潘懋元教授从教育系统与社会其它系统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出发,揭示了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和内部关系规律这两条基本规律。他认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教育要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并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起作用”。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即: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人的培养,“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新人,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6]。他认为,高等教育也必须遵循教育的两条规律。
高等教育发展也同样要遵循这两条规律。首先,高等教育发展要处理好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关系,要与其它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倡导建设和谐社会,那么,高等教育的发展就必须与之相一致,要处理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各类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的关系,要在缩小教育的地区差距、扶持新建薄弱高校、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具体体现出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观也必须以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观相一致。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但这种指导不能是抽象的、笼统的,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必须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与高等教育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并明确其基本内涵。
其次,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为人的发展服务,即具体体现和落实在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上。其一,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扩大办学规模,让更多的适龄青年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且尽可能让更多人能享受优质的高等教育,即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培养合格的高层次人才,并努力造就一大批优秀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其二,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正如恩格斯所说,“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因此,教育就会使他们摆脱现代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7]高等教育的发展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具体地说就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以学生为本,应该成为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其三,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处理好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体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体现“两个为本”和“双主体”,即:教育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师为本,以教师为主体。[8]要使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媒体的作用密切两者的关系,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这些也应该在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中得到明确体现。
人们对发展的内涵有一个认识的过程,起初,人们误以为发展就是增长,将经济增长与发展划等号。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不仅包括数量的增长,而且包括质量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还要注意社会和谐、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生态平衡等。教育的发展也是这样,不能只追求数量增长,更要看质量提高等方面的实质性内容。就高等教育来说,其发展的内涵至少包括规模扩大、质量提高、结构优化、效率提高等基本指标。[9]
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内涵是:第一,数量增长。数量增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分为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和普及阶段的划分,依据11个维度来分析三个阶段的基本特征,首先就是看高等教育入学率。人们习惯于将高等教育入学率、高校数、招生数、在校生数等作为衡量高等教育发展的指标。诚然,这些指标是反映了高等教育增长的水平,但不能仅看数量的增长,要全面考察各项指标。第二,质量提高。高等教育发展不仅包含数量增长,而且包含着质量提高,即保证质量的数量的增长,否则,若数量增长而质量下降的话,那只能叫“有增长无发展”。高等教育质量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和为社会服务等方面,当然还包括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等。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是一对矛盾,将长期存在。当前尤其要强调质量,巩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可喜成果,谨防质量“滑坡”。第三,结构优化。系统论认为,事物的结构决定事物的功能。优化事物的结构就是在更高层次上去探索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高等教育的结构是其发展的内涵表现,如果数量发展了,结构不合理,也很难有好的效益,甚至反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今后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优化各种结构:在层次结构上,要注意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次的合理构成;在科类结构上,要优化各类学科专业的比例;在形式结构上,要注意发展普通高等教育和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在地区结构上,要处理好东、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统筹区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第四,效率提高。现代经济学用生产函数来表达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出增加之间的关系,投入要素既可以从数量上来衡量,也可以从质量上来衡量。换言之,产出的增加既可以由投入数量的增加而获得,也可以由投入质量提高来获得。高等教育虽然不是物质生产,但同样有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也要提高效益。高等教育的发展,既要注重规模效益,没有一定的规模,资源利用率就不高,同时,也要重视结构效益,通过优化结构而产生节约型效益。高等教育发展,不能一味追求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模式,更要注意走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中国是第一高等教育大国,也是资源稀缺与浪费大国。我们发展高等教育,必须珍惜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办节约型高等教育。
三、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要想使高等教育能够健康协调发展,就应该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是关系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会对高等教育发展及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
概括地说,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包括“三个基本内涵”:高等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为理念;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具体体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四个服务”和“五个统筹”上。
高等教育发展的“四个服务”表现在:高等教育发展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坚持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最主要的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五个统筹”。
(一)统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区域跨度大,由于自然环境及历史等原因,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分不平衡。因而,地区间高等教育的差距明显存在,至于高校间的差距就更大了。沿海地区的高校水平高于内地,省会中心城市的高校优于一般地区的高校。东、中、西部的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呈由高向低的梯形分布。导致这种结果的出现,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地理因素,还有人为因素。统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改变区域高等教育差距扩大的趋势。各地区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在区域协调中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新局面。
(二)统筹各类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为各行各业培养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但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并非完全一致。不少人只重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对高等职业教育和大专教育比较漠视,对成人和网络高等教育等更是不屑一顾。这种社会偏见对发展现代高等教育十分不利,必须树立新的高等教育理念。要知道,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在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和现代化新农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高等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不能偏袒偏爱,顾此失彼,应当统筹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三)统筹公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很重视民办(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发展高等教育应该两条腿走路,统筹公办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办高等教育越来越强大,但民办高等教育甚弱。尽管近十年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较快,但还很不够,规模不大,水平不高,结构不优,实力不强,知名度不高。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既可以减少政府的投入,利用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来加速发展高等教育,又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多样性的需求,还能与公办高等教育形成竞争态势,促进公办高校提高。长期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经费短缺、高校与市场脱节、上大学难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发展优质民办高等教育来解决。今后要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纳入整个规划来统筹安排,使之既按市场规律来运作,又按教育规律去发展,形成公办、民办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与共同繁荣的崭新局面。
(四)统筹部省属高等学校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按行政管理的隶属来分,高校分为教育部直属,其它部委直属,省属和市属等类别。而在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则没有国立大学,国家教育部也不直接管理高校。在我国,部属高校在教育经费拨款、重点项目建设、招生就业及政策优惠等方面,都明显优于省属高校。这就给全国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带来了不公平待遇。统筹部省属高等教育发展,就应该打破中央部属院校的尊宠地位,为所有高校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和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加大对省属及市属院校的支持力度,给地方院校以政策上优惠,形成部省属院校的良性竞争局面,最终形成各类高等学校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
(五)统筹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与质量提高。规模和质量的问题,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正确理解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是科学把握规模与质量协调并进,实现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高等教育需要一定的规模,但并非规模越大越好,关键是要把握好度,这个度就是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及高校的承载能力相匹配。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选择规模与质量并举、内涵与外延并进的发展战略,二者不可偏颇。人为地强调质量的提高,限制规模的发展;或一味地追求规模的扩大,忽视质量的提高,都是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是不可取的。高等教育数量增长是发展,质量提高也是发展。如果说前些年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是侧重于规模扩大的话,那么,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则要转移到质量提高上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0.
[2]历以贤.李明德.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学说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172.
[3]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45.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8.
[5]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61.
[6]潘懋元主编.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3.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3.
[8]周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J].求是, 2005:(8).
[9]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8.

(作者李祖超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夏婷婷系该校高教所硕士研究生,武汉 430074)


录入:g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