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研究 > 工作动态 > 正文

《教育发展研究》刊登高教所论文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9-04 点击次数:

《教育发展研究》刊登高教所论文
添加时间:2006-06-29 16:15:37 作者:

《教育发展研究》刊登高教所论文

高教所研究生娄玉珍的学术论文《大学优势及特色学科成长模式思考》发表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认定的人文社科权威期刊《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6期。(以下为全文)

大学优势及特色学科成长模式思考

娄玉珍

摘要:本文探索了结合传统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模式;学科顶尖人物带动模式;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区域优势模式;与当采学科相一致的模式;瞄准冷门学科模式和创建优势和特色学科群模式六种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成长模式,以为大学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提供参考。
关键词: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成长模式

现在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大学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大学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这是因为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是重大科研项目的承接者,是创新型成果的生产者,是创新型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所在,是学校地位、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所在,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基础。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大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充足的办学经费、优越的办学环境、卓越的管理水平,而更主要的是它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如牛津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古典文学、数学、化学、剑桥大学的物理学、经济学、生物学,哈佛大学的商业管理、政治学、化学、哲学等,都堪称世界一流。这些学科有世界一流的师资、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各具特色。正如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田长霖教授所说,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突破,一个学校不可能在很多领域同时达到世界一流,一定要有先后,学校要想办法扶植最优秀的学科,把它变成全世界最好的,然后其他学科也会自然而然地上来。
由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重要性可见,一所大学要想不断提出理论研究的创新性,提高与国民经济建设的贴近度,增强对国家重大事务决策的参与度,提高学校在国内国际上的声誉,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人才,就要首先培育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有必要探索出一些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成长模式。依笔者之见,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成长模式是多元的,不存在单一的、绝对合理的成长模式,只存在对特定大学相对有效的模式。本文在总结部分著名大学发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经验的同时提出了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若干成长模式。
模式一:结合传统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的模式
任何一所大学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都是基于自身的历史文化、学术传统和学校的实际基础上进行建设的。已有的学科基础如学校的师资、设备既是一所大学长期以来累积的结果,更是将来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无视或忽视这种基础,只能取得拔苗助长的后果。学校的学科传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即使是世界一流大学,也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都处于领先水平,都拥有最好的学科资源,脱离学校学科传统、发展基础,仅凭主观愿望,着力发展某一学科,是很难形成学科高峰的。一所大学要寻找优先发展的优势特色和特色学科,首先要考虑本校的传统。但是,传统作为历史的积淀物,必然是玉石俱存、鱼目混珠,它有时会禁锢人们的思想,阻断人们的眼光。因此,我们又不能囿于传统。“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一历史的客观进程,基于主体自觉地对历史中形成的传统去进行筛选和评判,去发现先人的足迹,进而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例如,牛津大学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人文学科一直是它的传统的优势学科,曾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家,但它并没有囿于传统而固步自封。相反,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它意识到了自然科学的伟大意义和单纯发展人文学科的局限。从18世纪末,牛津大学就开始重视自然科学,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今已在化学、生命科学(包括医学)和数学领域,培养出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今天的牛津大学不仅仍以神学、哲学、法律、语言学等人文学科见长,它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也很雄厚。牛津大学的一位校长曾说过:“牛津从来不认为发展新的学科可以损及它在人文学方面的传统优势。伟大的大学应该努力争取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作新的突破,同时维持人文学研究的高水平,在这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1]
模式二:学科顶尖人物带动模式
马克思讲过一句名言,一个工业天才所创造的价值,足以抵顶一个城市的全部教育费用。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也说过:“学者和科学家是思想王国中成功的依据,正如军队和商业是行动竞技场上成功的依据一样。”[2]有时一两个学科顶尖人物就能将整个学科带起来。位于美国阳光地带(Sun Belt)的一些名牌大学为了在名望等级上提高一步,进行了几十年的努力,最后他们或多或少取得了一些成功,这些成功主要是利用他们比较富有的条件取得的。他们吸纳了许多著名学者,有时甚至把其他名牌大学的整个系吸引过来,并给予高标准的工资、研究设施、图书馆藏书、研究生资助等优惠条件。[3]美国“硅谷之父”,曾任斯坦福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的特曼教授认为要有一批一流的教授才算是有实力的系科。为了改变当时的斯坦福对名牌教授没有吸引力这一劣势,特曼提出了他的“学术顶尖”构想。这一构想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吸引冒尖人材,二是把有条件的系科办成学术顶尖。为了吸引冒尖人材,特曼解释说:“一个运动队里与其个个都能跳6英尺高,不如有一个能跳7英尺高。”同样的道理,他主张:如果有9美元在手,与其平均发给5个教授,每人得1.8万美元,就不如把3万美元支付其中一名佼佼者,而让其他人各得1.5万美元。[4]英国的卡迪夫大学能够迅速崛起,光是从剑桥大学就“挖”走了20多个顶尖人才。在1999年大学评估中,加州理工学院排在第一,超过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主要原因之一是它的实验物理和航空技术成为世界顶尖学科。正如田长霖先生所说:“加州理工学院为什么会变成这么著名的大学?它的腾飞就是靠两个教授,一个是密立根,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使这个学校的实验物理迈进了世界一流;然后是冯?卡门,钱学森先生的老师,他把美国的航空技术带了起来。”[5]
模式三: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区域优势模式
首先,培育优势学科、特色学科要注重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优势相结合。社会需要是学科发展取之不竭的源泉,社会需求不仅为学科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且还向学科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新课题。众所周知,最早的生产经验是自然科学产生的主要根源。数学学科的发展源于尼罗河水泛滥而产生的对耕地重新划分的社会需要;蒸气机的应用和对提高热机效率的追求,促进了热学学科的迅速发展;利用原子能的需要,促进了原子核物理学、放射医学等学科的发展。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在本质上也是物质生产与经济发展需要的产物。恩格斯曾指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科学学研究表明,科学的突破点往往就发生在社会需要和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上。带头学科也是在社会需要与科学本身发展的内在逻辑的汇合点上孕育出的(如图2.1所示)。在社会需要的推动下,一些学科首先得到发展,成为带头学科,如古代的天文学和数学,近代的力学,现代的数学、物理和生物学等。
剑桥大学在科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水平之所以超过了牛津大学,就是因为英国正在与其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问题作斗争时,剑桥大学比牛津大学更为清楚英国存在的经济难题。牛津大学作为政治家、外交家和记者的摇篮居然直到大战爆发时还未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学是一门合理而重要的学科。大学根本未设有关的学位,也没有一个学院导师教授这门学科。但是牛津大学在史学、法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经济学研究者的思想,增强其洞察力,拓宽其视野。[6]因此,大学可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前瞻二十一世纪产业发展需要,瞄准学科发展的主流和前沿,从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高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和我国资源特点、产业结构和技术需要的实际出发寻找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并给予重点支持。目前,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大型应用软件、国家空间信息应用与服务等信息技术、生物芯片、遗传改良动植物、基因工程药物及疫苗等生物技术、特种功能材料、纳米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新材料技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机器人制造、飞机制造的先进制造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以及农业新技术、新能源、环境保护等是国家和省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如果大学能够在这些领域里有所突破和作为,争取到重大研究项目,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那么与这些技术相关的学科就有可能得以快速发展,进而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优势学科。
其次,区域优势是建设特色学科的另一个突破口,争取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求跨越。要选准方向,突出特色,重点突破,异峰突起,出奇制胜。如兰州大学利用其区域优势(毗邻兰州敦煌石窟),创建了敦煌学学科,1999年12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被批准入选为首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是当时西部地区唯一的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使敦煌学学科成为了全国独一无二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
模式四:与当采学科相一致模式
“当采学科”的概念是我国著名学者赵红州根据自己对科学学的研究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就像开采矿藏一样,由表及里,有浅至深,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开采。在每一个不同的时期,总有一个层次是人们开采的对象,与之相应,也就有一门或几门学科是科学发现的当采学科。当采学科是成果累累的学科。如1540-1710年,经典力学称为当采学科时,科学成果数占全部科学成果数的20%以上;1630-1740年,热学成为当采学科,重大成果数也超过20%。赵红州认为,当采学科的转移是有规律的。总的趋势是向着空间尺度减小、平均结合能增大的方向移动,形象地说就是由浅至深,由弱到强,由简单到复杂。但也并非总是这样。比如,当在深一层次的开采,暴露了上一层次问题的深刻本质,使得人们有可能将搁置许久的难题,沿新的思路重新研究或当采方向遇到困难,长期不能向深一层次掘进时,人们有可能回到早已采过的层次,进行更大规模的“回采”。不论是“当采学科”还是“回采学科”,都是一定历史时期里可能出大批研究成果的学科。聪明的科学家在这个领域里选题,将会成果累累。高明的管理专家在这个方面部署力量,也必然会带来突破性进展。因此,一个国家或科研部门如果抓住了这个机会,无疑会捷足先登,取得较大的赶超速度。但是,如果抓错了当采学科,也会受到严厉的惩罚。[7] 同样,如果学校已经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就不妨对其进行重点支持,做好学科建设规划,凝炼学科方向,使之进入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行列。
模式五:瞄准冷门学科模式
目前我国大学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学科热上什么学科,不仅导致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形成了千校一样的局面,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事实上,一些看似冷门的学科,往往具有很大的前途。当然,要学科带头人有非凡的魄力和远见卓识才行。1998-2000年间,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连续三年获得了三个诺贝尔奖,现在该校成为美国化学和物理学界学者都很希望访问的地方。其原因就是它选择了一个冷门,并将它做到了世界最好。二十多年前,圣巴巴拉分校化学系的克诺默(Herbert Kromer)教授在讨论圣巴巴拉分校的发展规划时说:“我们系只有二十多位教授,资源有限,设备也很单薄,目前硅半导体的基础研究和工业研究都是全世界最热的,如果我们搞这方面的研究,是无法与资源丰富的麻省理工、伯克利、斯坦福和硅谷的一些研究机构相竞争的。所以我们学校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集中精力找一个新方向,有我们的特色,我们做好了就会在全世界领先。”于是,他们就找了高分子材料导体或有机材料导体,这在当时是一个冷门。但是科学往往就是这样,如果有远见、有直觉、有预见、有洞察力,多冷的方向今后就会热起来。结果果然如此。克诺默教授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物理奖,另一位化学教授黑格尔(Alan Heeger)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而且还吸引了一批人才到学校,并重点发展这些学科。[8]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这一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模式六:创建优势和特色学科群模式
有时,也许存在着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情况,这时,就要发挥群体优势,加强优势和特色的学科群建设。学科群绝非简单的学科组合。从其产生的基础和过程看,学科群是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综合的产物,是学科的纵横发展,交叉渗透和综合集成的结果。学科群由主体学科、基础学科、通用学科和相关学科构成,它是一个“集团军”,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群具有无与伦比的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学校可注意围绕若干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方向,以一个或若干个重点学科、实验室为依托,以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主攻目标,科学有机地联合相关学科共同组建优势特色学科群。如中国地质大学“211工程”建设的5个重点学科群中的“地球动力学与全球事件”学科群,包含以下4个学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学科)、构造地质学(部级重点学科)、沉积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4个学科在学科建设和科研项目的立项上相互交叉、互相渗透,因而,取得较高级别的科学研究项目和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其中,“浙江长兴煤山二叠——三叠系界线全球候选层型剖面研究”1999年底在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工作组内投票,已通过该剖面为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此称为“金钉子”的高水平的成果即是由古生物学、沉积学、岩石磁学、地球化学、地层学综合研究的结果。[9]
综上所述,任何学科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但是不同背景下的学科发展都是在自身特殊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不同的优势和特色。所以在学科的优势和特色生成和发展的路径的选择上,每一所大学也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路径,使学科按照自己适宜的方式成长乃至繁盛。例如,有的学校可更多地挖掘、重视自己的比较优势,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处境都敢于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的学校可更多地创造、拓新和拥有竞争优势,在长期发展所形成的历史积淀的基础上,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在继承中力求创新,在创新中加以丰富和发展。总之,大学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寻找传统与现代之间、学科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结合点,正是因为这些互不相同的结合点才由此形成了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成长的不同模式。

参考文献:
[1]裘克安.牛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1986.3.
[2][6] [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徐辉,陈晓菲译.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73,254.
[3][美]伯顿?克拉克.王承绪,徐辉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135.
[4]周少南.斯坦福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78.
[5] 陆振康.一流学科建设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中之重[J].江苏高教,2004(5):45.
[7]赵红州.论科学发现的采掘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下),1981(3):34-38.
[8]朱清时.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几个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8):1-2.
[9]凌永明,王焰新.创建高水平的学科群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4):105.


录入:g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