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看下哈佛大学打算怎么改革该校通识教育
提起通识教育,人们可能就会想到那本著名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
没错,哈佛大学(下称“哈佛”)已成为全球通识教育的先行者之一,该校通识教育的动作也因此备受世人瞩目。
随着9月4日新学期的开始,哈佛也开始实施新的通识教育改革方案。
那么,本次改革和以往改革相比,做出了哪些改变?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又有哪些重要的启示?接下来让我们一睹为快。
01.哈佛通识教育改革新方案的特点
课程体系趋于合理化
目前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并非只有一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以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为代表,强调通识课程的内容应该遵循“通”、而非“精”的原则,以激发同学们自由探索和钻研的兴趣,并不需要教授专业性特别强的知识,浅尝辄止即可;
第二种模式则是分布式课程模式,以耶鲁大学为代表,需要学生从不同的院系中选择课程,探索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内容。该模式主张学生不应仅仅学习单一学科,而应接受多学科或者跨学科的学习。分布式课程体系的框架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崭新的、具有创造性的学科联系。
哈佛的通识教育则混杂了这两种模式。按照旧方案,每一个哈佛本科生均可以从自身兴趣出发,在通识教育8大门类的每个分类中,各选择一门课程进行学习。
这种课程体系的课程范围比较广泛,基本涵盖了各个领域,但整个体系的内在逻辑不是特别清晰,缺乏明确的定位和边界,例如,并未明确区分通识课程和分布式课程,新生在入学时,面对8大类、数以百计的课程,很可能不知该如何做出最佳选择。
对此,哈佛在最新出台的通识教育新方案中就做出改变,将原来通识教育计划的“8大领域”改为“4+3+1”的新课程模式,包括4门必修通识课程(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3门分布式课程(Distribution Courses)和1门实证与数学推理课程(Empirical & Mathematical Reasoning)。
哈佛通识教育新方案的课程体系(来源:哈佛大学网站)
具体而言,哈佛本科生需要从“美学与文化”(Aesthetics & Culture)、“伦理与公民”(Ethics & Civics)、“历史、社会、个人”(Histories,Socities,Individuals)、“社会科学技术”(Science &Technology in Society)等领域中,分别选出1门必修通识课。
3门分布式课程则对应“艺术与人文”(Arts & Humanities)、“科学与工程”(Science & Engineering)和“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等领域。学生需从艺术与科学学院(FAS)和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下属的3个院系中各修1门分布式课程。
改革后,“实证与数学推理”作为一个课程类别被独立出来,体现出哈佛对学生数理量化分析能力的重视。
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将通识课程和分布式课程区分开来,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
同学们应能注意到,新课程体系是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课程类别进行了进一步调整,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之前课程范围广泛,但内在逻辑不清晰、内容混杂的问题,算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
学分计算方式更加人性化
改革前,哈佛本科生所选课程的成绩均会计入他们的GPA,这导致部分学生因过于看重成绩,而只选择比较容易获得高分而缺乏挑战度的课程,即使自己特别喜欢某一门课程,也可能会因为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给学生打分过严、判分过低而望而却步。
对此,新方案规定,只要学生在“实证与数学推理”课程上拿到成绩(letter-grade),就可以从必修的四门通识课中任选一门,用“及格/不及格”的呈现形式作为课程成绩,且结果不计入GPA。
如此一来,学生可以放心选择自己感兴趣但又比较有挑战度的必修通识课,因为课程成绩只会是及格或不及格,也不会影响他们的GPA成绩。
但此等机会只能在4门必修通识课中使用一次,不过,在分布式课程的使用机会就多了。只要老师同意,3门分布式课程均可以采用“及格/不及格”的成绩呈现方式。
综上,我们能够看出,哈佛在努力寻找并消除限制本科生充分参与通识教育的外在因素,让他们可以更加自由、自主地选择通识课程,以便探索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从而扩展知识领域的边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选课节奏更加自主化
改革前,哈佛对学生选课节奏并没有过多限制,只要他们毕业前完成既定要求即可,但鼓励学生每学期修读1门通识课程,改革后,这一鼓励性要求也被取消了。尽管新方案并未对这一变化给出明确解释,但一读君发现,哈佛曾指出,大一生认为通识教育课程有助于他们探索潜在的领域,所以不少学生在大一结束时就上完了2/3的分布式课程。
因此,取消每学期选修一门课程的鼓励性要求,可能是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实考量,让他们可在初入大学阶段尽量多学通识课程,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领域,以便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进行更深入的学习、研究。
改革过渡阶段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新方案将从2019年起,完全取代之前的通识教育计划。这意味着,2020年及之后入读哈佛的本科生将会按照新方案学习。
而在2019年秋季之前入读哈佛的本科生,则依然按照之前计划学习,但为了让这些学生也能受益于新方案,哈佛允许他们用新方案的部分课程替代旧方案课程。
举例
例如,2019年之前入学的学生需要从“八大类”课程中各选择一门修读,如果要满足生命系统的科学(Science of Living Systems,下称“SLS”)和物理宇宙的科学(Science of the Physical Universe,下称“SPU”)这两个门类课程的要求,除了按照传统方式从两个门类中各选修1门外,还可以选择1门在新方案中标记为“科学与工程”的分布式课程,用来替代其中1门SLS或SPU课程。
又如,如果学生想要按照旧方案要求,选修1门实证与数学推理(Empirical & Mathematical Resoning,下称“EMR”)类别课程,就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参加一门新方案中的EMR课程,另一种则是选修任意属于EMR类别的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课程。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学生选择后一种办法,即便选修的数学课程本可以算作SLS或SPU类别课程,但由于有一门课程只能被计入一个类别课程的规定,他们如果要满足SLS或SPU选修要求,就只能另选其他课程了。
新旧方案的课程替代要求(来源:哈佛大学网站)
当然,新方案中的每一门课程并非都能和原来8个分类相对应,如果能够对应,就会被校方标记出来,以帮助同学们选择。
每个学期开始之前,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办公室还会更新每个学生的学术建议报告,告诉他们已经选修过哪些符合新方案要求的课程。
此外,许多哈佛暑期学校的课程(无论是校内课程还是海外课程)都可以计入新方案。2019年秋季前入学的哈佛学生也可享受新的学分计算“优惠”,即如前文所述,只要他们在“实证与数学推理”课程上拿到成绩(letter-grade),就可从必修的4门通识课中任选一门,用“及格/不及格”的呈现形式作为课程成绩,且结果不计入GPA。
总体而言,哈佛大学在改革衔接阶段,更加注重政策的系统性和延续性,有效地继承和巩固了旧方案的合理部分,同时针对改革中学生可能要面临的问题,进行细致和深入的解答和规定。这显然有助于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
02.哈佛通识教育改革的历史脉络
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Arts),又称“博雅教育”,核心精神在于倡导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有着上百年历史,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哈佛。但就算是哈佛,也不会固步自封,而是在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对校内通识教育体系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
(注:以下分析较长,着急的朋友可以略过,直接看下文图表,简单了解哈佛通识教育改革历程。)
早期课程改革
哈佛大学最早的一次通识教育改革是在19世纪末美国内战后,正值美国高等教育体系重大变革阶段。
时任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Charles Eliot)提出,取消所有必修课,建立“自由选修制度”(free electives)。他对学生的尊重和对自由教育的倡导,为后来通识教育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之后,随着选课制度的劣势逐渐显现,1910年,时任哈佛大学校长洛威尔(A.L.Lowel)提出“主修与分类必修制”(concentration and distribution),要求学生在4年16门课程中,至少主修6门本学科领域的必修课,再从文学、历史、自然科学和数学4个分类中,各选出1门课程进行修读,剩余6门课程就可以自由选修了。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
1943 年,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James Conant)任命哈佛文理学院院长巴克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对“民主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目标问题”进行研究,最终在 1945 年出版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俗称“《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
该书一出版,便迅速引起美国社会各界的强烈震动和反响,被誉为“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圣经”。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明确指出,通识教育应着重培养人“有效的思考、交流思想、作出恰当判断以及辨别价值”这四种能力,通识教育课程应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领域。
这次通识课改规定,哈佛学生毕业前最低修满 16 门科目,其中主修课程6门;通识教育课程6门,需从自然、人文、社会3大领域中至少各选1门;自由选修课程4门。
核心课程的设置
接下来的25年里,《哈佛红皮书》所提出的通识教育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通识教育课程每况愈下。
1975年,哈佛成立了专门调查组,清除了通识课程中的“不良”课程和不合格教师,并耗时3年发布了《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报告书》(Harvard Report on the Core Curriculum),提出用新的核心课程体系取代原有的通识课程。
核心课程体系在哈佛稳定运行多年,直到2007年,其基本形式也没有变动,只是修改和完善了课程内容和教学规定。哈佛规定,本科生必须完成7门核心课程和3门公共必修课的学习,并鼓励学生选修新生研讨课。
7门核心课程分别涉及外国文化、历史研究(A、B类)、文学艺术(A、B、C类)、道德评判、科学(A、B类)、社会分析和定量推理,3门公共必修课则分别涉及说明文写作、一年期外国语言学习和数理应用。
通识教育改革新举措
自从哈佛推行通识教育以来,一直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深耕创新与实践,积极探索最有效的通识教育改革方案。
2002年,哈佛启动了新一轮通识教育改革,并于2007年公布《通识教育特别工作组报告》(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将原来核心课程的7大领域改为通识教育计划的8大领域。
此时,哈佛提出通识教育计划要实现以下4个目标:
一是为学生的公民参与做好准备;
二是培养学生对自身言行道德维度的理解;
三是使学生能够以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方式应对社会变化;
四是教育学生能够理解自身是艺术、思想和价值观传统的产物和参与者。
这表明,哈佛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分辨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将课堂知识与离开哈佛后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更好地面对和理解世界的复杂性,从而适应各种变化。
03.小结
美国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但经过百年的实践与探索,已形成较为成熟、独具特色的体系。我国在推广和发展通识教育时,也应建立起具有本土特色、符合本国国情的课程体系和管理模式。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各高校先后开始探索通识教育,逐步推进通识教育的中国化进程。但任何改革和制度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和一成不变的,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当前,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参照哈佛经验,我们可以作出一些针对性的改革。
首先,各高校可以成立由教师、学生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等多方群体共同参与的调查委员会,对学校通识教育现状、问题和未来进行深入有效的调查研究,做到对症下药。
其次,高校在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方案时,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因为学生的感受和意愿才是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追求。
哈佛推行的新方案就十分注重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不论是“学分计算方式”,还是“选课时间安排”,都为了保障学生更加自由、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也符合哈佛一直推崇的“鼓励学生们去探索、创造和挑战”的教育理念。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学生需求,百年来,哈佛不断完善自己的通识教育体系,并成功推动美国建设本土化的通识教育体系。我们期待,国内高校也能在通识教育发展进程中做出自己独特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