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首页 > 战略规划 > 他山之石 > 正文

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首设学生委员席位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9-04 点击次数:

因学生反对“燕京学堂计划”而放弃静园改造的北大,日前又迎来了“学生民主的又一次胜利”。

  这项在未名湖BBS中被称为“学生民主的又一次胜利”的举动是:北大宣布将在校学术委员会中设置学生委员这一席位。

  据介绍,学生委员可以代表北大学生行使包括讨论决定学位授予标准、审查评定教师职务拟聘人选、受理审查学术不端行为、裁决学术纠纷等在内的职权。同时,北大校务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也有学生代表参与。

  这些向来都是由学校教师层面拍板的事宜,如今在北大有了学生发言、决策的一席之地。

  民意的反响

  实际上,把它称为“学生民主的又一次胜利”并不准确。

  早在今年6月的北大教代会上,学生委员的设置就被提上议程。北京大学秘书长、发展规划部部长杨开忠曾表示,北大校务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中都将有学生代表参与其中。会上还公布了学生委员的产生标准——学术杰出,由学生选举产生,学生委员的比例将在10%左右,任期为1年等事宜。

  而此时,正是静园改造校方与学生“拉锯战”最为激烈的时刻。直到7月底,这场拉锯战才以校方放弃将静园一至六院改作燕京学堂宿舍,民意取得最终的胜利落幕。时间上,前者比后者确定得更早。

  尽管进度上有先后,但参考北大十几次易稿制定大学章程的节奏,设立学生委员更像是“慢工出细活”。据悉,目前北大正在通过“北大综合信息服务”网站以及向部分北大学生发邮件,征求校内对学生委员设置的意见。

  那么,学生们对此又是抱以怎样的态度呢?

  北大哲学系研究生王群韬一直关注着“学生委员”设置的发展动向。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学术管理和事务监督,“积极的一面是主要的”。“在BBS中,讨论最多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成果的反馈和监督、师生互动。和学术相关的问题与学生靠得最近,学生本来就应该有参与权与发言权。”

  当然,也有学生并不看好这一制度。在BBS的讨论中,有的学生认为“学生不可能真真正正代替领导作决定”,也有人认为“该措施是学校用来和谐教师的一张牌。譬如,同样是投票,学生比教师更好收买”。……但从总体看来,支持者与怀疑者两派相争,赞成的观点占了大多数。

  有迹可循的“学生委员”

  北大学生的顾虑并不是没有道理。事实上,设“学生委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早在2006年,安徽大学就聘请过3位学生校长助理。此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都设过学生代表或学生校长助理,推动学生参与治校的进程,但最后都少有“动静”。

  严格来说,高校中的“学生会”是“学生联合会”或“学生委员会”的简称,应发挥党和学校联系同学的纽带作用,但如今的学生会已成为高校行政权力的一个附属机构,是不太可能针锋相对地给学校提出意见的。

  然而,设立学生委员,在国内并非没有成功的先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1949年前,国内高校设立委员会都必须有学生代表参加。如河南大学迁到苏州后重建学术委员会,依然要求有学生代表参加。以南开大学、东南大学为代表,当时采用现代大学制度的高校都得以快速发展。遗憾的是,在国民党实施“党化教育”的干涉下,北大、东南大学等高校相继停止了包括学生代表制度在内的现代大学制度。

  而在国外高校,类似学生委员会的组织更加常见。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李锋亮介绍,很多美国高校的校务委员会、课程设置委员会、学校预算委员会等机构中都有学生代表参加。一些高校的食堂和宿舍,甚至实行学生自治。

  “当然,并不是所有大学都做得很好。做得好的高校充分激发了大多数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学生知道参与其中不仅仅是权力、游戏,而更多的是义务、责任,因为它最终目标是为了让学校发展得更好。”李锋亮说。

 给学生吃“定心丸”

  选学生委员,自然是以学生为主体。如果有幸当选学生委员,王群韬表示,希望能在日常活动规范、保障措施、学术诚信、学术规则的规范化上尽一份力。

  那么,究竟学生能参与并且发挥作用的权力有哪些?又应该采用怎样的选拔标准呢?

  “凡是涉及学生利益的,都应该有学生委员参加。”储朝晖指出,当前高校的一大突出问题是学生、教师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李锋亮对此表示赞同。他补充,和学生有关的事宜,学生都应有知晓、提出建议,以及对某项提议投赞成或反对票的权利。

  至于什么样的学生才能当选学生委员。储朝晖、李锋亮均表示,只要有该校学籍的学生都有资格参选。

  “学校若以学术优秀与否卡掉某个敢于说话的人,这又会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该如何界定,至少学校要公开由谁来评定、具体的标准又是如何。”储朝晖说,此外,非学术的事由,不应该采用一刀切的标准。

  李锋亮表示,担任学生委员的学生,还应交由学生普选产生。该普选可根据校情采取不同的方案。如:提名,可以自己提名,也可以院系提名;投票,可以累计投票数,也可以像美国选举总统那样,候选人在一个院系中获得多数胜利,就拥有该院系全部“选举人”的票等。

  而对于“学生委员是摆设,是和谐关系的一张牌”的担心,储朝晖表示,“大家参与进来才是解决学生担心的最有效办法。北大从学术入手,逐步渐进,起步就不能有唬弄的成分,否则学生将失去对学校的信任,学生委员也将沦为摆设”。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件利己、利校的事情,让学生积极思考如何实施,才能既有效地发出学生的声音,又能避免由于学生声音盖过了其他人群的声音,影响到学校的长远发展,而后者是极有可能发生的。”李锋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