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更多自主权——南京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纪事
“创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为实现这一目标,4年前,南京大学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施了“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新方案,即把本科培养分成“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并给学生提供“学术专业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个性化发展路径。
4年来,“三三制”让每一位南大学子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为实现中国梦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南京大学也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试验田。那么,“三三制”是如何实施的?“三三制”为何能发挥如此明显的作用?带着问题,记者走访了南京大学。
个性化培养,破解“人人成才”难题
五月的南大,草木葱茏。一间教室里,年近80岁高龄的著名水文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薛禹群教授正为大一学生讲授“中国水资源和水环境”课程。30多名学生围坐一圈,仔细聆听,要是有疑惑,无须举手就可以直接提出问题。
课后,薛禹群告诉记者,像这样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是“三三制”改革的成果。“改革前,学生被逼着来上课,课堂死气沉沉;改革后,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课,带着问题来上课,还常常与我讨论,这样的课堂我上得舒心,学生学得起劲儿。”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该校校长陈骏教授告诉记者,在“三三制”的改革下,学生进校时不分专业,进入“通识培养阶段”,发掘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识培养结束后,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课,满足某个专业的“准入标准”后,进入“专业培养阶段”,最后进入“多元培养阶段”,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此外,学校要求每个专业建立“准入”“准出”标准,学生只要符合相关专业的课程要求,即可选修该专业;选修后,学生只要通过该专业的考评要求,满足“准出”标准,就可以从该专业毕业。
独立思考,引导批判性思维形成
长期以来,“老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式压抑着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潜质。对此,南京大学推出由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前沿课构成的“三层次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
谈起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体系,该校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张捷感触颇深,“我每年都要教大一学生,这些年明显觉得学生们敢提问了,好提问了。”一次,学生曾经和他在网上讨论问题,一直讨论到半夜。“以前,学生提一个问题,我只需回答一个问题,现在,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要回答数十个问题,因为他们学会了对老师给出的答案进行反复思考,发现不明白的,还会继续提问。”张捷说,这说明学生们不再屈服于专家、权威,而是敢质疑、敢挑战了。
“研讨课给人以启迪,每周的阅读要及时完成,否则上课的研讨无法参与,失去了探讨的机会。”法学院学生刘佳瑶说,“研讨课的选课不限,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就拿‘科学与文化’这门课来说,这是一门综合文理科的课程,它虽然不涉及深奥的专业知识,但是对逻辑性和知识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常常需要了解很多背景知识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目前,南京大学共建设新生研讨课149门、通识教育课63门、学科前沿课97门。所开设的通识教育课和新生研讨课中,95%的课程主讲人为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
完善培养新方案,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去年年底,一项针对‘三三制’改革后本科生学习经历的普查显示,在“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学生的优秀率从入学时的10.3%升至25.5%;本科生在综合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上不断进步。
“但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陈骏教授说。因此,在“三三制”改革的第3年,南大设立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化比较研究项目”,对全校30个院系80多个专业选取一所或多所国际一流大学开展国际化比较,进一步修订并完善“三三制”教学改革框架下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对照牛津大学、海德堡大学、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在哲学专业方面开设有大量的主题各异、非常有深度的研讨课程的做法,南京大学在“三三制”框架中继续建设通识类新生研讨课之外,还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专业课程教学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不设定统一的教科书,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独立的见解。此外,借鉴德国大学、美国大学课程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实用性、灵活性的考核方式,南大也调整原有的考核体系,将考核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以及更强的社会竞争力,这便是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方案的关键所在。”陈骏说,“只要我们持续不断地竭力探索,就一定能为实现中国梦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王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