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议主题
	
	
		    主题一:构建高水平的学科生态系统
	
	
		主题二:提升青年教师创新与执教能力
	
	
		主题三:完善国际化办学的运行机制
	
	
		二、参加人员
	
	
		    在校校领导、院士,全校教师(含专职科研人员、辅导员),全体处级干部,各学院(课部)教学秘书、研究生秘书,学生代表(各学院3名,其中低年级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各1名)
	
	
		三、会议时间
	
	
		2013年12月28—29日
	
	
		四、会议安排
	
	
		本次会议分四个单元进行
	
	
		第一单元:全体大会
	
	
		大会主持:傅安洲副书记
	
	
		大会地点:弘毅堂
	
	
		大会时间:2013年12月28日上午8:30
	
	
		1.王焰新校长:大会主题报告(40分钟);
	
	
		2.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储祖旺:我校一级学科自评估分析报告(15分钟);
	
	
		3.人事处张宏飞:我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5分钟);
	
	
		4.科学技术发展院胡圣虹:我校学术创新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5分钟);
	
	
		5.国际合作处马昌前:理顺关系,完善机制,扎实推进我校国际化办学进程(15分钟);
	
	
		6.教务处殷坤龙:我校青年教师执教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5分钟);
	
	
		7.研究生院杜远生:我校博士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5分钟);
	
	
		8.资产与实验室设备处徐四平:我校教学与研究型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5分钟);
	
	
		9.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郝义国:我校产学研平台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5分钟);
	
	
		10.地球科学学院刘勇胜:关于试点学院改革的几点思考(15分钟);
	
	
		11.珠宝学院杨明星: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学院的战略思考(15分钟)。
	
	
		第二单元:分组讨论交流
	
	
		1.时间及安排:2013年12月28日下午2:30,分组见附件1;
	
	
		2.讨论题目:
	
	
		(1)如何构建高水平的学科生态系统
	
	
		(2)如何提升青年教师创新与执教能力
	
	
		(3)如何完善国际化办学的运行机制
	
	
		3.要求:以学院为单位,根据大会提出的影响学科建设、影响本科教学质量、影响研究生培养、影响国际化办学等的相关问题,组织展开专题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意见及建议;
	
	
		4.参加人员:学校领导、院士、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学院全体教授、学院党政班子成员、部分青年教师代表
	
	
		
	
	
		第三单元:听取汇报
	
	
		会议主持:唐辉明副校长
	
	
		会议地点:惠宾楼四层会议室
	
	
		会议时间:2013年12月29日上午8:30
	
	
		参加人员:全体校领导、院士、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组组长与主持人
	
	
		汇报人:各组组长,每组15分钟。
	
	
		第四单元:总结交流大会
	
	
		大会主持:郝芳副校长
	
	
		大会地点:弘毅堂
	
	
		大会时间:2013年12月29日下午2:30
	
	
		    1.材料与化学学院鲍征宇:青年教师成长是学院发展的根本(15分钟);
	
	
		2.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赵来时:集中优势 发挥特色 创建国际一流实验室(15分钟); 
	
	
		3.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陈朝:探索中的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留学生教育(15分钟);
	
	
		4.数学与物理学院刘安平:加强我校基础课教学的思路与举措(15分钟);
	
	
		5.外国语学院董元兴:提高我校外语教学质量的思路与举措(15分钟);
	
	
		6.经济管理学院严良:关于加强我校文科基地建设的建议(15分钟);
	
	
		7.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优秀及教学成果奖颁奖仪式(15分钟);
	
	
		8.教学名师代表发言(10分钟);(龚一鸣)
	
	
		9.青年教师代表发言(各10分钟);(李建威、罗银河)
	
	
		10.郝翔书记总结讲话(30分钟)。
	
	
		五、会议工作要求
	
	
		1.会议发言要结合当前我校及各学科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2.请参会人员会前在发展规划处网站下载会议资料,自备笔和记录本。
	
	
		3.会议严格考勤。请各单位做好会议组织工作,参会人员不得无故缺席。处级干部因公出差请假,须报分管校领导批准,并报学校办公室备案。教师因上课等原因不能参会,须向所在学院主要负责人书面请假。
	
	
		
	
	
		学校办公室  发展规划处  教务处  国际合作处
	
	
		                                   2013年12月27日